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前沿 >  >> 
刘超:淄博烧烤火出圈,有些地方却在禁露天烧烤,差距在哪里? 每日消息
来源: 观察者网      时间:2023-04-23 08:19:37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刘超】


(相关资料图)

近日,淄博烧烤在网络上火出圈,淄博地方政府也抓住机遇宣传城市品牌,很多人慕名而来,为这个曾经的资源小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但在另外一些地方,故事却是相反的走向。

据“晋城环保发布”官微消息,近日,晋城市生态环境局城区分局发布关于禁止露天烧烤的通知。通知中提到,为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晋城市城区建成区范围内露天烧烤或为露天烧烤提供场地、设备,违者将处以罚款。

城市禁止露天烧烤并不鲜见。近期,哈尔滨市也将强化对露天烧烤经营行为的治理,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对占用城市道路、广场、绿地等公共场所和利用机动车及其他交通工具占用车行道、人行道进行露天烧烤的,一经发现,立即清理取缔。

从今年5月1日起,福建厦门海沧部分区域也将禁止露天烧烤食品,而随着此举施行,厦门市六个区全部都有各自划定的禁止露天烧烤食品区域,禁止时间为全时段。

其实,早在2017年时,山东济南就出台了一个露天烧烤的考核方案,每个月都会对各个县区考核一次,还会公布考核结果。更早的2015年,北京市城管部门公布了城六区以及部分郊区县的“露天烧烤禁令”。

但是从实践结果看,露天烧烤并未因禁令而真正得到禁止。城管部门也陷入执法尴尬,屡屡遭遇各种阻挠。一些地方政府为何突出打击露天烧烤,实际上有较为复杂的原因。

淄博烧烤特色小饼

烧烤问题突出,扰乱街头秩序

街头烧烤摊贩由于占道经营面积较大,烧烤油烟浓重,一直是环境整治的“难点”,也是居民投诉的“热点”,更是精细化治理的“痛点”。

首先是油烟扰民问题。

餐饮店铺未按规定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或不规范、不正常使用油烟净化设施,或是未定期清理、维护油烟净化设施,都会导致餐饮油烟扰民。

笔者之前调研的W市某小区,就将一楼商铺租给了一个烧烤商户进行烧烤生意,由于没有安装油烟净化器,楼上的住户几乎不能打开窗户,油烟扰民十分严重。在打电话举报无效的情况下,楼上的住户直接往楼下扔垃圾,而商户则对着干,将烧烤垃圾直接扔往楼道,将出口堵住。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几次几乎发生暴力冲突。警察赶到后,也只能进行调解。

再比如,2015年,河南烧烤一条街上的“喇叭大战”,由于不满烧烤摊的油烟味、划拳、大声聊天的噪音,居民们想出一个办法:用高音喇叭播放广播。大喇叭广播几天后,曾经最繁华的美食街,变得门可罗雀。面对此种不利局面,商户们开始反击。烧烤商户在都市丽景小区对面的楼房上,也安装了4个喇叭进行反击。这4个喇叭,不仅功率更大,而且播放的时间更晚,从晚上11点一直持续到凌晨两点。

这两个案例突出反映了烧烤商户与住户的复杂矛盾,整治也是必要的。

再加上露天烧烤摊贩经常随意占道经营,严重影响市容环境、扰乱市场经营秩序,也引起周边群众及行人的不满,产生一定程度的社会影响。

烧烤食品时,烤焦的食品中可能产生致癌物质——苯并芘,一些生产厂家为了发色、防腐和风味的需要,在生产嫩肉粉时掺入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不仅有致癌性,还可引起亚硝酸盐中毒,重度中毒会危及生命。路边摊烧烤,周围车辆、行人多,汽车尾气和粉尘污染物很容易落到食物上,带来健康隐患。

还有就是此次各地都会提及的环境污染问题。烧烤产生的油烟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由于木炭等燃料不完全燃烧,不仅会产生一氧化碳、硫氧化物等物质,还会产生包括PM2.5在内的大量颗粒物,污染大气环境。

以上这些问题,促使政府必须采取相应手段进行严格监管。

整治难度较大,需多种手段结合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净化城市烟火气,整治烧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卫生等问题,也煞费苦心,采取多种手段,实际上整治难度较大。

例如,在W市,有一年夏天,整个H区近100名城管队员联合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对几个烧烤铺面进行执法,结果导致对方反抗,一户人家甚至直接拉出煤气罐打开准备同归于尽的方式进行反抗。最终,联合整治行动失败。

为此,地方城管部门往往柔性策略与刚性策略结合,采取多种手段打击露天烧烤。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