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前沿 >  >> 
奥地利大公头衔_奥地利大公 当前速递
来源: 互联网      时间:2023-04-19 06:19:59

1、奥地利起源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二世创设的巴伐利亚东部边防区(马克)。


【资料图】

2、在韦尔夫与斯陶芬两大家族互相斗争期间,韦尔夫家族的亨利十世被罗马国王康拉德三世剥夺了巴伐利亚公国的统治权和爵位,该公国交由巴本堡家族统治。

3、约在1147年,巴本堡家族的亨利二被任命为巴伐利亚公爵兼奥地利藩侯。

4、后来,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为了与韦尔夫家族达成和解,在1156年把巴伐利亚赐给了韦尔夫家族的亨利。

5、为了补偿巴本堡家族将原先隶属于巴伐利亚管辖下的奥地利马克提升为独立的公国。

6、而根据惯例,君主是公爵的公国为大公国,奥地利便被称为奥地利大公国,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73~1291在位)。

7、1438年开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由哈布斯堡家族世袭。

8、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结束。

9、一、大公国和普通公国的区别,公国,英文为Principality,是指君主头衔为Prince的国家。

10、一般情况下中文将Prince翻译为亲王或王子,但作为Principality(公国)的君主时,Prince通常译为“大公”;大公国,英文为Grand Duchy,是指君主头衔为Grand Duke的国家,中文将Grand Duke译为“大公爵”或“大公”。

11、Prince和Grand Duke都是贵族的头衔,虽然中文翻译上相同或相近,但二者存在根本差别。

12、Prince通常指王室成员,比如国王的儿子;Grand Duke是一种爵衔,地位高于Prince,但获得这一头衔的不一定是王室成员,通常授予守疆拓土、军功卓著的高级指挥官。

13、在欧洲各“诸侯国”独立后,这一头衔逐渐演变成独立君主的称号,如今天的“卢森堡大公”。

14、二、奥地利大公哈布斯堡家族作为曾经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的统治者,在1918年随着奥匈帝国的崩溃开始末落,哈布斯堡王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卡尔一世(在匈牙利称为卡尔四世)颁布一项宣言,放弃任何参与奥地利国家事务的机会。

15、数天后,同样的公告也在匈牙利发表,哈布斯堡王朝走向终结。

16、虽然卡尔一世并没有宣布正式退位,但新的国家还是断了他的后路,1919年,新的奥地利通过了一项法律,将哈布斯堡家族成员统统驱逐出奥地利,直到他们放弃重新获得王位,并接受普通公民的地位为止。

17、1956年,前王储奥托回到了奥地利,放弃哈布斯堡皇室成员以前享有的所有特权。

18、2007年,奥托的儿子卡尔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的族长,卡尔目前名义上是“奥地利大公、匈牙利、波西米亚与克罗地亚亲王、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但上述头衔均不受该地区各国政府的承认。

19、,东法兰克帝国的皇帝绝后之后,东法兰克帝国名下的各个公爵、侯爵一致决定,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于是,在教宗的主导下,以科隆、美因茨、特里尔三个大主教区,和勃兰登堡藩侯国、波西米亚王国、萨克森公国、普法尔茨伯爵国四个世俗诸侯为七大选帝侯,国家名称也改为“德意志人的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起家于瑞士附近的一个小伯爵,后成为奥地利公爵,并利用各强力诸侯国之间的矛盾,连续当选神罗皇帝。

20、那么问题来了,哈布斯堡家族出身相对低微,虽连续当选皇帝,却依旧缺乏足够的威望,因此该家族的某代公爵(具体忘了)给自己伪造了一个极为高贵的家族源流,并自称大公,以示地位高于其他公爵。

21、之后,大公这一称谓逐渐流传开来,演变成为一些独立公国的元首称谓。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